服务热线: 400-110-9145 周一到周五,8:30-17:30

广东省揭阳市“中国五金基地市”

   日期:2010-10-27     浏览:571    评论:0    
核心提示:2005年8月,揭阳市被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授予“中国五金基地市”称号。3年来,在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的指导和帮助下,揭阳市充分发挥民营经济活跃和有一大批先进制造业企业的优势,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扩大五金产业规模
   2005年8月,揭阳市被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授予“中国五金基地市”称号。3年来,在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的指导和帮助下,揭阳市充分发挥民营经济活跃和有一大批先进制造业企业的优势,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扩大五金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水平,加大企业和财政投入力度,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健全的配套体系,五金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与揭阳市共建五金产业基地成效显著,对社会经济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我市五金产业基地发展情况
    (一)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揭阳市与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共建五金产业基地后,五金生产企业户数、产品品种、产量、从业人员数量等迅速增长,规模进一步扩大。2007年,全市共有五金生产企业2894家,比2004年增加22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58家,比2004年增加70家;年销售额收入超亿元企业26家,超5000万元企业52家,超500万元企业380家,分别比2004年增加9家、16家、45家。全市五金工业总产值258亿元,从2005年以来年均增长15%以上。五金产品涵盖建筑五金、装饰五金、日用五金等十几个大类,品种达2000多个,其中不锈钢制品占有全国市场份额的30%左右。揭阳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不锈钢制品生产基地之一。
    (二)产业链条逐步延伸
    随着五金产业规模的扩大,为产业配套的企业迅速衍生增长,产业配套体系逐步健全,五金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到2007年,全市拥有五金制品生产服务配套企业386家,信息咨询、运输仓储、信用担保等服务机构近100家,建立了揭阳市五金制品检测中心、揭阳市大立模具技术开发中心等一批水平较高的专业检测机构。我市已基本形成了从原材料生产、工业设计、装备制造、配件加工、产成品、市场交易到物流配送的完整产业链条,五金产业逐步走向分工协作、注重专业、科学配合、共同发展的生产格局,产业幅射和集聚能力与效应大幅提升。全国各地的五金及其配套企业纷纷来揭阳采购、投资生产或设立分支机构。
    (三)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2005年以来,揭阳市五金企业紧紧把握与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共建产业基地的机遇,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开展自主创新,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3年来,全市五金企业投入科研和创新资金累计达50 多亿元,生产装备向自动化、数字化、高精密发展,生产设备自动化和数字化程度从原来的30%上升现在的51%,不少企业从单机生产发展成为流水线生产,五金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大大提升。企业还积极与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着力引进和培育专业科技人才。目前,全市已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0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01家、五金技术中心5个、五金科研开发中心51个、专门从事研发的科技人员523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447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8人,拥有专利1200多个。
    (四)品牌效应日渐显现
    揭阳市五金生产企业通过走质量兴企、创新发展的道路,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创造了不少名优产品。兴财、顺达、骏业、庆展、晨光等企业的品牌效应越来越明显,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2007年,全市五金产业有国家名牌产品 1 个、国家免检产品4个、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 33 件、省名牌产品 9 个,省级以上名牌达到48个,比2004年增加34个。
    (五)市场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揭阳市专业不锈钢制品交易市场不断建设完善,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幅射能力大幅提升,有效地拉动了企业生产。为适应五金产业不断发展的趋势,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我市整合仁港、乔南等不锈钢交易市场,专门建立了五金不锈钢制品博览中心和揭阳(国际)金属材料市场,还设立了“揭阳五金网”和“五金交易网”等网站,引导五金产业向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二、我市推进五金基地市建设的工作情况
    近年来,揭阳市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把发展特色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制订了推进五金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制订产业发展规划,推进五金企业在体制、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巩固发展特色品牌,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推动五金产业朝集约化、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使五金产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宣传打响品牌,扩大品牌效应
    一是抓好区域经济品牌的宣传。揭阳市以荣获“中国五金基地市”称号为契机,在整合资源、整体宣传和重点推介上下功夫,利用网络、报刊、广播电视等传媒进行宣传报道,多形式、全方位、广领域地对外宣传,切实提高揭阳市五金产业的知名度。二是设立了“揭阳五金网”和“五金交易网”。通过介绍揭阳市五金产业基本情况、主要产品技术进步动态、推进网上交易,为企业提供了宣传平台和展示窗口,使五金企业在行业信息、行业交流、最新技术和产研发等方面取得更大优势。三是成立“揭阳市五金商会”,筹划成立金属材料协会。通过协会加强与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和各省市有关协会的联系,争取支持和帮助,加强与国内外各产业基地的合作与交流,展示揭阳企业形象,推介五金产品,提高揭阳五金产业的知名度,提升中国五金基地市的影响力。         
    (二)制订产业规划,明确发展思路
    一是推进省市共建支柱产业工作。继2005年我市与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合作共建产业基地之后,去年,我市又与广东省经贸委签订了省市联手推进产业升级工程框架协议书,将我市的机械设备制造和金属制品业列为省市共建支柱产业。同时邀请华南理工大学为揭阳市编制共建支柱产业发展规划,制订《揭阳市联手推进机械设备制造及金属制品业升级工作方案》,规定了省市联手推进产业升级的相关工作和具体时间。揭阳市还每年安排1000万元的配套资金,广东省经贸委每年支持2000万元资金,共同扶持机械设备制造及金属制品业发展。揭阳市经贸部门与财政部门联合制订了《揭阳市共建支柱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重点实施3366工程,即建设3个产业集群区、3类关键技术、6个领域的关键产品研发和改造、6个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揭阳市机械设备制造及金属制品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通过省市联手合作,集中省市资金和政策扶持等手段,做大做强揭阳市机械设备制造及金属制品业。二是明确发展目标和思路。揭阳市规划到“十一五”期末,五金产业的产值实现翻一番的目标,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到50家以上,超5000万元的企业达到200家以上,国家名牌产品和省名牌产品分别超过20个和100个,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并力争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五金制造基地之一。
    (三)大力开拓市场,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揭阳市把拓展市场作为产业做强做大的重要措施,努力营造五金产品小商品大市场的格局,积极帮助和引导企业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致力与国外市场接轨,全方位提高揭阳五金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一是发展会展经济。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专业性、行业性的经贸洽谈会和产品展销展示会,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努力拓展国内外市场。组织重点龙头企业参加上海“中国(国际)五金展”,到江浙等五金产业发达地区参观学习;举办两届揭阳(国际)五金不锈钢制品博览会,组织国内外生产商、采购商参展采购,共实现成交金额45亿元;组织生产企业参加各种展销会、交易会、博览会,并以此作为突破口,帮助指导企业占领市场,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二是建设专业市场。近年来,揭阳市先后建设五金不锈钢制品博览中心和揭阳(国际)金属材料市场。五金不锈钢制品博览中心吸引五金企业进场经营,为五金产品提供集中展示的窗口和贸易平台,为五金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营销载体。揭阳(国际)金属材料市场将建成集电子商务、集中委托、物流配送为一体,交易技术先进、交易方式便捷,并与上海、浙江、广州、佛山等省市同行业的电子服务技术平台联网,与国内大型钢铁生产企业产销共通的现代化商贸城。该市场目前已完成第一期工程建设,将于今年6月投入使用,预计全部建成后年成交额可达300亿元以上,将成为全国五金不锈钢生产、加工、贸易的主要集散地之一。
    (四)加大扶持力度,提升产业整体素质
    一是营造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揭阳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发展我市产业集群的意见》、《揭阳市加快工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制订了一系列扶持五金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各县(市、区)也相应制定了扶持措施,给予五金产业适度的政策倾斜,促进企业发展。二是重点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选择一批有一定规模、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作为扶持的重点,从出国展销、交易会摊位、财政周转金等各方面给予优惠和便利,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扶持企业做强做精做专。三是大力发展专业园区和特色园区,培育发展载体,着力扶持企业集群化发展。我市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建设专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园,通过整合提升原有园区的档次和水平,吸收五金企业投资和集聚发展,对来园区投资发展的五金企业在地价、水、电等方面给予优惠,在申办各种手续方面提供优质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目前,大多数五金企业已在专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园内落户,形成了集聚效应。四是着力扶持企业创名牌。积极实施名牌战略,鼓励企业创造名牌产品,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并对获得省级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奖励3万元,对获国家级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奖励10万元。目前,全市已有多家五金企业产品获得省名牌称号,正在争取列入国家名牌产品行列。
    (五)强化平台建设,完善服务体系
    一是优化产业发展的服务环境。建立技术、信息、担保三大服务平台,加强对五金生产企业的服务与引导。完善支撑体系,在技术创新、人才培训、信息咨询、融资担保、商务流通等多方面提供支持,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在设立省级不锈钢检测中心的基础上,积极筹建国家不锈钢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产业发展服务,有效地推动产业经济发展扩张。三是大力支持五金企业与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成立研发机构;积极帮助五金不锈钢企业申报认定省级或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今后,揭阳市将进一步充实、完善专门的领导机构和服务机构,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加大对共建五金产业基地各项工作的领导和服务;依托“中国五金基地市”的区域经济品牌,壮大五金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完善产业分工协作网络,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重点扶持大企业、大集团及自主创新型的品牌企业,进一步保护和培育“中国五金基地市”这一区域经济品牌,更加突出地抓好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为我国五金产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扫描登录手机版!

关注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