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经过几十年的风雨沧桑和市场洗礼,温州不仅创造了举世惊叹的“温州经济发展模式”,发挥集体力量如鱼得水,温州商会最值得关注的方面是,在许多地方,政府对它的承认程度令人惊奇。作为一种独立的力量协调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温州商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温州拥有中国名牌38个,中国驰名商标20件,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中国出口名牌产品6个,省级著名商标300件,市级知名商标377件,创造了品牌经济高速发展的新业绩。
在温州实现凤凰涅、浴火重生的过程中,商会协会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被授予“中国锁都”的温州,20世纪80年代中期,锁具生产以集体企业为主导,形成值达3000万元的产业群。80年代末期锁具企业就发展到了200多家,2001年发展到400多家,总产值50多亿元,锁具产品约占全国份额的65%以上。出口交易值16亿元,产品远锁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以天宇、五洲、宝得利、坚士、霸力、华光等一批品牌企业为龙头的锁具生产基地。为适应发展需要,温州计划兴建占地2000多亩的中国(温州)锁都产业园区。集生产、科研、展销为一体,成为中国最大的制锁生产基地。
商协会引导行业品牌建设
在改革开放初期发生的一系列质量事件后,温州市许多有远见的企业开始在政府的支持下,自发地组建民间行业商会和协会,力求通过商穴协雪会对所属会员企业在质量管理上形成有效的约束力,改变温州产品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温州五金商会1995年成立后,带领整个行业走出去,以整体形象频频出现在国内外舞台上,在引导温州五金企业创立自主品牌,在恢复出口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009年,我们引导温州服企实施品牌提升战略,抱团过冬,逆势发展,实现产值598亿元,同比增长15%,在全国同行中名列前茅。”要建立自主品牌集群,就必须加快技术机构建设步伐。据周少政透露,目前温州市国家鞋类检测中心大楼已顺利完成基建,“国家工业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获批准并在建。眼镜、泵阀、金融设备等国家级中心项目也正在加紧申报。“市泵阀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省皮革行业科技创新服务温州子平台”等项目分别通过论证并加快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