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5828639415 周一到周五,8:30-17:30

新春锁业 苏州“琐王”:王春良

   日期:2010-10-26     浏览:366    评论:0    
核心提示:人物背景:王春良,男,现年30岁,小学文化,右眼失明。就是这样一位残疾人,却在一向被人们视为小生意,需要眼明手快的修锁配钥

人物背景:

 王春良,男,现年30岁,小学文化,右眼失明。就是这样一位残疾人,却在一向被人们视为小生意,需要眼明手快的修锁配钥匙行业,潜心钻研了十几年.早在1998年,刚刚二十出头的王春良已经被赋予了“苏州小锁王”的称号,并在以后的几年里多次被评为“文明个体工商户”、“全国诚信经销商”。赁着他艰苦创业的精神和灵活精明的头脑,王春良在全市同行业中实现了“十个率先”,关于去年被市委宣传部、市工商联等机构评为“苏州市十大杰出青年”、“苏州市十大青年创业先锋”等称号。如今,他的“新春琐匙”已发展成为拥有近十家连锁店、三十名员工的小有名气的企业了。
 
       童年玩耍落下终身残疾

 王春良出生在苏州枫桥镇支津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就在小春良小学快毕业时,一次意外事故使他的生命遭受了沉重的挫折,从而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和邻居家的小伙伴玩耍时,不幸被对方用弹弓打中了右眼。父母心急如焚,惟恐落下残疾,便带着他跑遍苏州、上海等地的医院,然而经过一年多的求治,还是无回天之力,右眼永远失去光明,左眼的视力也因此受到了影响,成了终身残疾。因此,小春良小学还没有毕业便永远地离开了宽敞明亮的教室。
    对一般的孩子来说,十二三岁的时候应该是最美好、最值得回味的童年时光;但对于小春良来说,突发的灾难给了他稚嫩的心灵太多的痛苦和折磨,使他一时间难以面对这残酷的现实。但小春良没有一直消沉下去,有这么一个想法推动着他去寻找自己的一片光明:我不能就这样让父母养一辈子,我要自食其力!就这样他很快地从忧虑中走了出来,去自谋职业,可是找了很多单位,谁也不肯要一个连小学都没毕业的残疾人。有一阵子,他无奈地跟随做建筑的父亲,在工地上打起了小工。
 
        偶然机遇发现创业商机

自从那次意外事故之后,王春良的性格反而坚强了,他始终没有放弃寻找,等待着机遇。终于,一件偶然的事情,让王春良发现了“商机”。一次,邻居有人丢了钥匙,跑遍了整个枫桥镇,竟然没有找到一处配钥匙的地方。王春良知道了这件事,眼前仿佛一亮:有需求就有市场,就从这小小的钥匙开始做起。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在他父亲的鼓励和指点下,王春良拜老锁匠高连宝为师,开始了学习修锁配钥匙的手艺。
 
        刻苦钻研成就苏州锁王

 俗话说:“工夫不负有心人”。小春良自知自身条件的缺陷,要想尽快自食其力,就必须扎扎实实学好本领。于是他一面虚心向师傅请教,一面潜心钻研,没过多久,“排弹子”、“碰牙子”等基本功一一学到了手。
       拜师学艺一年后的1992年,王春良认为自己的手艺学得差不多了,便在枫桥镇西津桥老街上摆了一个小摊。王春良原以为,各种各样的锁,无非是锁身、锁芯、锁头、弹子、弹簧几个部分组成,其基本原理也大致相仿,凭着自己学到的手艺,应该可以应付。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顾客的要求往往各种各样,还不熟练的小王有点招架不住。第一次“出诊”,小王便碰了钉子。据他自己回忆,那时附近有家工厂一个办公室桌子的抽屉钥匙丢了,请他去开锁。这个在同行其他人看来很简单的活,他竟忙了半天,累得满头大汗还没打开,最后还是请来师傅解了围。
    有了这次教训,王春良钻研技术更加刻苦了。人们每次看到右眼失明的王春良独自一人在刻苦钻研的场景,总是投来赞许、疼爱又怜悯的目光。他还到处走访锁具店,碰到没见过的锁,无论价格有多贵,都要买一把带回去反复拆装,反复琢磨。有次王春良偶然发现一把“万发锁”,生产厂家称这把锁只能用原配钥匙开,别人无法配制。但经过小春良的仔细研究,发现了其中奥妙,原来生产厂家在锁芯里多装了一块磁铁,钥匙的相应位置上也有一块磁铁,两块磁铁正负极相吸时,才能打开。按照这种原理,小王打破了生产商无法配钥匙的预言,成功地配制了一把钥匙。
     在实践中王春良发现,普通的配钥匙机的“靠针”硬度不够,容易磨损,配出的钥匙准确率就不高。于是他自己设计图纸把原来的配钥匙机加以改进。结果不仅准确率高,还能调节“靠针”,即便用磨损了的旧钥匙做样本,也能使新配的钥匙严丝合缝。王春良还随身带着一只“百宝盒”,里面有几十种奇形怪状的工具,他笑称这是他的“十八般兵器”,这些都是他在实践中发明的。
     时间一长,王春良开锁配钥匙的事迹便慢慢传播开来,人们都称他为“开锁大王”,但由于年纪小,因此便有了苏州“小锁王”的称号。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扫描登录手机版!

关注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