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0-9145 周一到周五,8:30-17:30

浦江锁具等特色产业转型跃上新台阶

   日期:2010-03-28     浏览:403    评论:0    
核心提示:    水晶、绗缝、挂锁三大产业是浦江工业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这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发展

    去年12月22日,浦江县三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规划征求意见稿出炉。当天,在三大传统产业调研成果汇报会上,浦江县委书记张伟亚强调,要充分利用调研成果,着重抓好落实,积极引导三大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推动浦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水晶行业:规范管理,重拳治污

    现状:浦江是“中国水晶玻璃之都”,以同类产品市场销量最大、品种最多而闻名全国。据统计,浦江水晶玻璃行业共有企业17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8家;个体加工户12867户,遍及全县15个乡镇(街道)的271个村;行业从业人员达52115人。年工业总产值28亿多元,占全县总产值的9.24%;上缴税收3300多万元,占全县税收总额的3.4%;出口交货值9亿多元,占行业销售产值的33%。水晶行业产品已有灯饰挂件、灯具、工艺品、饰品、日用品、建筑装潢材料、钻类及其他物品装饰等七大系列上千种,主要出口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前景:国内外对水晶玻璃产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国际市场水晶玻璃产品年消费需求量在200亿美元以上,且呈逐步扩大趋势。

    问题:水晶产业层次偏低,工艺技术落后,无序竞争严重,安全隐患较多,市场建设滞后,环境污染严重,废水、固废、噪音、废气、粉尘等都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环境和身心健康。

    对策:转型升级规划提出:一要规范管理,对行内企业、个体加工户实行工商注册登记、税务登记和税收征管,为水晶玻璃产业实现提升打下基础;二是相对集聚,为解决水晶玻璃产业环境污染、“三合一”、规范管理等问题创造条件;三是治理环境污染,废水治理推行冷却水循环利用技术,实现零排放,粉末污染治理进行统一收集,实行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四是推进技术进步,加快先进设备的研制、先进工艺的推广、新产品的开发和知识产权的保护等;五是加快市场建设步伐,建设一个规模较大、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水晶玻璃专业市场。同时,继续办好水晶博览会,进一步提高浦江水晶玻璃产业的知名度,促进水晶玻璃产业发展。

    绗缝产业:建设中国绗缝家纺

    前景:绗缝家纺日趋流行,具有庞大的国际市场,浦江绗缝产品因独特的文化底蕴深受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消费者喜爱。根据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调查显示,我国家纺品消费占纺织品消费总体的比例不到发达国家的50%,因而国内市场也蕴藏着数百亿元的市场蛋糕。

    问题:市场建设滞后、产品销售格局单一、管理方式粗放、品牌意识淡薄、自主创新不力、产业集聚不足、无序竞争严重,导致了绗缝行业进入微利时代。“浦江本地没有市场,许多从事家纺经营的浦江商人只能到义乌、乌鲁木齐、东北等地从事批发业务,行商造成了企业采购成本、物流成本高。”浦江县绗缝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浦江有发达的家纺产业,却缺乏家纺市场支撑,“中国绗缝家纺名城”是浦江一张响亮的国家级名片,但是浦江至今还没有建成一个市场。

    挂锁:打造现代制锁产业集群

    现状:浦江是全国最大的挂锁生产、加工基地和出口基地。据统计,浦江县共有挂锁成品及配件生产企业73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3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年产量超过13.5亿把,占全国的60%以上,年产值38亿元,外贸出口交货值12.5亿元。

    前景:浦江挂锁产业已形成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郑宅、中余等乡镇,块状集聚特点明显;毗邻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区位优势突出;挂锁产品规格全,花色品种多;挂锁生产分工细化,产业配套齐全;国际市场广,建有锁具产品对外贸易预警机制;标准制订走在前列,有国内第一个企业联盟标准;品牌意识浓,是浙江省挂锁业商标品牌基地。

    问题:挂锁企业结构不合理,呈现“头小胸微肚瘪腿膨胀”的格局,90%的企业属于规模小、档次低的家庭作坊。产品技术含量低,同质化现象突出,行业低价无序竞争严重。浦江挂锁除铁锁占绝对优势外,铜挂锁不及海宁、广东,家具锁难敌江苏、上海,交通锁是广东、温州的天下,汽车锁也是外地企业一统天下。这几年来,浦江挂锁行业企业装备落后,技改、研发投入不足,产业亟待转型升级。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扫描登录手机版!

关注微信平台!